知识关乎梦想,我们只卖有品质、有营养的书!《中华老学·第四辑》内容内括:特稿;老子思想新诠;海外老学研究;老学历史与哲学研究;道德经明意研究;老学文本与历史研究;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道教老学研究等。
本书是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办的儒家思想理论辑刊,每年出版两辑,此为第19辑。本书所称的“当代儒学”,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儒学复兴中所出现的新的儒家思想创造、新的儒学理论形态,旨在回应当今时代的呼唤、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通过对当代儒学的研究与评介,推动儒学复兴、中华文化复兴;着眼于儒家的“活的思想”,推
本书以释义学的视角审视先秦诸子的学说。作者认为,在春秋战国的大变动中,如何收拾混乱的秩序人心是诸子面临的共同问题,其回应虽各有差异,但都离不开对前人经典的重新阐释。他们皆托先王经典而论说,这就为从释义学角度关照他们的学说提供了支持。书稿论述了西方释义学的简况,对中国释义学发展的状况和中国古典释义史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对中
本书为学术著作,以近代以来儒家伦理思想的相关争鸣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等不同视角,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勾勒了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对这期间的儒家伦理思想的调适和重建、解构与重构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儒家伦理在中国社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对
王肃,是魏晋时期一代大儒,学术成就显著,他遍注群经,是继郑玄之后,能与之抗衡的学者。由于被认为作《孔子家语》等伪书,被历代文人所鄙弃,以致后人很少知道王肃其人其学。《王肃易学研究》以王肃易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考证王肃易学渊源,分析其注易特点,对比王肃、郑玄、王弼易学异同,认识到王肃易学是易学研究史上由象数易学向义理易学的
论语读记
本书是以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清嘉庆十年(1805)秦氏石研斋《鬼谷子注》刊本为原文依据,力求为读者呈现原汁原味的《鬼谷子》。 书中内容形式为导读解题原文注释译文附录,并对原文中的生僻字进行了注音,方便阅读的同时,也帮助读者理解《鬼谷子》的原意、释义和深意,读完不仅可以全懂,而且人人都能读懂鬼谷天书。 翻开本书,识人、交友
本书上编梳理了墨子的生平事迹,分析了《墨子》内容的构成情况,勾勒了墨家与墨学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探讨了墨学思想产生的渊源。中编解读了墨子的政治、经济、军事、管理、法律、宗教、科技、逻辑、生态、和谐、教育等重要思想。下编配合上编、中编,选注能体现墨子重要思想的篇目,便于读者学习研究墨学文化。
本书为2020年度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成果,全书共分为两部分。部分是对《周易》经传的象数和义理的分条解释与说明:比如爻八卦六十四卦卦序六爻之位爻变与筮法元亨利贞吉凶悔吝阴阳刚柔健顺仁义易图易历等等,这一部分,将把笔者的研究成果融入其中,使读者读了之后,可以对《周易》的哲学与象数体系,有个准确而全面的理解。第二部分是对《周
本书是系统研究庄子哲学的专著。书中重点讨论了庄子哲学中抽象思辨的本体论部分,同时也比较了早期儒家思想和老子哲学,论述了庄子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和后世对庄子哲学的改造,并且与现代西方自然科学思想做了对比,由此对庄子的哲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本书认为,早期儒家思想是封闭的体系,是以社会人文为中心、以相对概念为根据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