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扩张1415—1789》是哈佛大学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威尔伯·科尔特斯·阿博特所著世界史重磅力作,全景呈现了15世纪至18世纪欧洲现代文明的诞生与扩张,精彩讲述了现代欧洲兴起的多维历史,揭示塑造现代世界的核心力量。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地理大发现到海外殖民,从民族国家兴起到资产阶级革命,持续四百年的欧洲扩张
独特的法国文明历来吸引众多关注,在欧洲乃至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论述法国文明历史的著作有不少,其中基佐的名著《法国文明史》出版于19世纪中叶。对于那之后的法国现当代文明的发展、演变,需要从现当代的史观加以关照。本书自1958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是法国历史和文明史方面的经典著作。历次再版也均对内容有所更新,第十一版还增添了
在洛克、伏尔泰和卢梭的时代,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激烈的变化?在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中,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启蒙运动人物,一些长久以来被忽视的普通人,从自由思想家、共济会成员到法国实利主义者、反教权主义的天主教徒、泛神论者、淫秽作品作者、读者和游客,都得到了展现。作者玛格丽特·雅各布是当下最受赞誉的启蒙运动历史学家,她提出了
18世纪是俄罗斯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和俄罗斯帝国的崛起,从彼得一世开始,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领域进行全面改革。一方面,当时的俄国仍然面临着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变化却在“每一个毛细血管”发生。国家治理展现出新气象,出现了新的政府组织方式、司法理论、公文制度以及金融形式,文化
本书勾勒了一段“二战”后英国的文化史。作者没有想当然地认为这一事件及其背景已经广为人知,将这场论争解读为社会阶层或体制利益之间的冲突,也非意在描绘不同时期或不同地点讨论相关问题的思想家谱系,而是以一种不同寻常的角度,来进入这段历史。本书没有使用研究对象自己的范畴作为分析术语,而是解释了那些范畴本身的源起和内容;而且,本
工作文化史.古代卷
本书系统论述了马克思如何在对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考察中初步实现对“群众”话语的革命性转变,提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群众史观的核心主题。随后又是如何在1848年和1871年革命的历史舞台上不断校验和深化自己的群众理论。研究发现,马克思关于法国革命的史学研究与其唯物史观思想理论锻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法
这是一本记录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全过程的史诗巨著。在这场战争中,以佛朗哥为中心的国家主义西班牙与以左翼联盟为核心的共和主义西班牙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对抗与颠覆。海明威等大批知识分子和作家弃笔从戎,加入国际纵队,更为这场战争增添了传奇色彩和理想主义热情。战争随着双方势力变化而不断推进,最终在国际势力的插手下走向一
“家庭罗曼史”的概念借自弗洛伊德的理论,指在幻想中挣脱自己平庸的父母,以某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取而代之。在本书中,林·亨特以此概念指称政治或群体的无意识状态,将其视为构成法国大革命政治理念基调的某种集体而无意识的家庭秩序想象。由此家庭成员的论述构成了本书的叙事结构,并以家国互喻的方式,分析18世纪法国小说、版画中所表达的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中译本据2007年法文版译出。全书共分为五卷,依序分别为事件卷、人物卷、制度卷、观念卷、阐释卷。全书共收录词条105个,每个词条的阐释内容均为一篇六七千字的长文,使得全书在工具性查阅的同时,亦极具阅读性。每一词条后军附有延伸阅读文献和参见条目。第一卷正文前有2007版序言、1992年版说明,以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