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和经济变革,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就是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这不仅是一场规模庞大的人口流动,更是一场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的“革命”。对中国来说,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无论倾注多少关注,似乎都不为过。全书主要聚焦农民工市民化的两个关键方面:一是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的“自主选择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宁夏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的国情研究的中期成果。本书集中关注闽宁合作与宁夏农村现代化,从新社会转型和区域合作的角度,探讨了宁夏从被动受助转向主动发展及实现区域合作共赢的机制和路径,指出区域合作并不是单向的帮扶,而是可以实现共赢,如此才能获得可持续性。这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在区域合作发展和共同富裕等方面
本书遵循“问题提出→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思路,以“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主线,基于DEA-PCA模型、DEA-Malmquist指数、Tapio脱钩模型等方法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静态效率特征、动态演变特征以及脱钩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的空间自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农村电商是一种创新性商业模式,在最近的一些年快速发展。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近13倍;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约是2014年的5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农村
伴随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包括自然灾害、贸易环境、公共卫生事件、能源与气候等外部变化对全球农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国际社会息息相关、相濡以沫;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外部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更直接、更巨大的影响。因此科学评价外
2023年10月14日上午,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八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第八届第一次理事会议暨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继往开来乘势而为不断开创中国粮食经济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2023年10月14日下午,学会召开了《保障粮食安全研讨会
作为2023年度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合作重大课题成果,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共同完成,从省域视角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了江西省加快由农业大省转向农业强省的战略路径。本书提出江西省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战略节点和空间支撑区域,要建设的农业强省是综合型农业强省,
本书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结合大量一手调研数据、经济实验数据和实地考察案例,尝试对我国农村转型发展的理论与政策进行深度分析。本书主要讨论中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时期的“三农”议题;从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及农户收入等视角探讨了中国迈向农业强国,进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经验与路径。希望本书能够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本书基于三螺旋理论,从三边网络和混合组织视角探究地方高校县城办学与乡村振兴耦合演进的现状及特征,对耦合演进的研究院模式、学院模式、实践基地模式的运行状况
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以多样化为美,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探索适合资源匮乏型村庄振兴的路径与模式提供了行动指南。本书以全国范围内遴选的29个典型资源匮乏型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