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是在海外弘扬中国文化的旗帜,是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核心人物,20世纪的文化巨擘。他一生求学、讲学,著书立说,为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哲学的重建做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是牟宗三先生诞辰110周年,借此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在牟宗三先生故乡烟台隆重举办“牟宗三与中国文化的重
本书按《老子》八十一章分节解释,以老子哲学的“道”为和内核,着力阐发其形而上的人生智慧与存在境界,在老子那里,作为世界的第一原理,“道”既被视为存在的法则,也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与之相涉,自然状态与“无为”之为、道的幽深与德之现实、为学与为道、本然与可能等方面,既彼此关联,又包含内在张力。全书呈现独特的文字魅力和思维品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引言、典籍翻译与翻译理论、原作思维与译作语言、翻译的类型与典籍英译者的素质、中国儒学典籍英译的两种范式、哲学文本的诗性翻译、儒典英译的副文本、儒学关键词英译。
学习是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事。春秋战国时期,官学失守,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力倡学习以提升民众素质,壮大阶层力量,因此先秦典籍中多有论述“学”的内容,并成为后世论学思想的源泉。本著以先秦元典中的学习思想为研究对象,重点选取《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学记》《墨子》《老子》《庄子》等著作,从学习目标(为何学)、学
成语几乎是每个儿童的必修课,它涵盖了语言之美、历史典故、传统智慧。本书主要紧扣小学生各年级需要掌握的成语范围,先从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国学经典主题开始,采用爆笑漫画的形式来演绎成语典故,并从成语的出处和国学内容延展开来,给小学生进行梳理和讲解。每本经典控制在80个成语左右,是一本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学历史经典。本书从成语
孟子的历史影响首先与儒学联系在一起。在上承孔子思想的同时,孟子又从不同方面对其加以引申和发挥,并使之进一步系统化。正是在孟子那里,以善的追求为轴心,强调人文价值,崇尚道德自由,注重群体认同,突出理性本质,要求人格完善等儒学思想取得了更为完备的形式,并趋于成熟。当然,较之孔子,孟子更多地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内圣之境,而儒学的
儒学究竟是什么?应该如何把握儒学?今天这依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论题。儒学既有其相对确定的内容,又在历史过程中经历了变迁、衍化的过程,从而不同于凝固、封闭的体系。儒学的这种开放性,也使之在今天面临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对儒学内涵的以上把握涉及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的合理定位,并在更广的视域中指向现实存在的规范和意义世界的
《庄子》既是先秦时代的中国文学经典,更是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高峰。中国人将个体精神自由标举为人的生命价值,自庄子始。中国人将自由精神升华为一种系统的思想学说,进而发展为一个独立学派,以《庄子》成书为标志。《庄子》早成书于战国,汉代,还是晋代?《庄子》是出自庄子一人之手,还是由庄子亲撰篇什与弟子后学所撰篇什合订而成的学派总
本书以《道德经》诠释为依托,从老子将道治自然的原理引入社会治理的角度,致力阐述老子思想,在《道德经》结构认识、道德要义、解析方法、成书本意等方面提出了见解。本书认为《道德经》大体分为道经和德经,道经是理论篇、基础篇,德经是实践篇、应用篇。理论篇从不同侧面阐述道是什么,是什么样,有什么属性,它赋予了万物什么德性;实践篇是
《译解庄子》为国学经典释读之一种。此书作者为叶玉麟,所据转换排印的版本为民国二十四年大达图书供应社出版、新民书局发行的《白话译解庄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叶玉麟所著的关于国学经典释读的著作,十分盛行,其通俗和易读性,称得上是释读国学经典的典范,成为一般读者学习国学的基本读物,可惜后来竟被忽视,难得重新出版。此次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