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成为中国女性自由独立的偶像,却也被扭曲和利用。本书梳理了娜拉在近代中国传播与演变的历史,剖析中国女性解放与复杂现实之间的关系:维新人士提倡女子教育,要求她们贡献社会;新文化运动倡导女性独立,忽略其个性与诉求;五四新青年鼓励女性反抗包办婚姻,却未改善社会环境;解放运动号召女性投身革
本书为由乔治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四卷,其时段分期为18世纪末欧洲大革命时期到世界大战发生之间。 在浩繁的史料研究的基础上,本卷的历史学家们认为,女性的自觉意识在男性社会的革命当中逐渐兴起,并随着社会动荡而不断提升其影响力。通过革命激情与民主热情的鼓动,女性对自己权利也开始了反思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以史实为基础,展示了广西妇女运动从酝酿、发展、高涨、曲折探索到不断成熟壮大发展的历程,展现20世纪上半叶广西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征程中努力中争取自身解放和人格独立的过程,既有与中国妇女运动一脉相承的内容,也有鲜明的广西地域特点和特色。作者广泛收集、充分发掘史料,史论结合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以史实为基础,展示了广西妇女运动从酝酿、发展、高涨、曲折探索到不断成熟壮大发展的历程,展现20世纪下半叶广西妇女在“建设”“改革”“发展”中奋发有为,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前行的历程,既有与中国妇女运动一脉相承的内容,也有鲜明的广西地域特点和特色。作者广泛收集、充分发掘史料,史论结合,对20世纪上半
这本书是学者上野千鹤子所写的一本学术文化的图书。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介绍了女性主义的历史和一路走来的道理,讲述女性主义为何会诞生,它改变了什么,无法改变什么,通过“四段波澜”的解构让读者在两小时内明白女性主义的历史和意义。女性主义为何会诞生?它改变了什么?中间发生过哪些变化?为了了解过去,获得重新定义自我体验的语
本书围绕“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这个主题,以独特的视角与方法挖掘并梳理了缠足与纺织、农地制、农业与非农业就业、贫困与富裕、婚姻家庭、人口变迁及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社会性别问题,从而再现了乡土中国汉人社会性别制度嬗变的微观动态。
本套书所收录校正的史料内容为1938年至1949年期间,有关广东原东江地区中央至地方各级单位的政策文献、文史资料、口述回忆、文艺作品、女英名录等五方面内容。为党史研究者深入了解广东东江地区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丰富文献,为进一步深化广东地方党史研究提供重要史料。
本书的第一部分探讨了新冠疫情对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聚焦点是“后疫情时代《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履行和审议”。主要内容包括:在回归传统与妇女解放成果之间一疫情对于性别平等发展的影响;从全球视角看新冠疫情对女性发展的挑战及应对;新冠疫情时期女性遭遇的生计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等。
“文化并不创造人,而人创造文化。”“我已做出了选择,将不再为我的女性气质而感到歉疚。”2012年,阿迪契应TED演讲之邀,作了一次关于女性主义的演讲,迅速风靡世界。《我们都应该做女性主义者》即是该演讲内容的修订版。女性主义者是不快乐的人?憎恨男人的人?不喜欢涂唇彩和穿高跟鞋的人?阿迪契从自身经验出发,纠正了“女性主义者
本书从这一热点出发,通过口述史的形式,揭示建国以来农村妇女的政治参、基层民主发展程度、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女性生活变迁等内容。书稿中的人物,多出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有代表性的农村妇女干部,共涉及四十位出任基层干部农村妇女的故事,反映了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省农村妇女干部的成长、工作、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