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研究周敦颐及其文集的论文汇编。大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周子的生平与著作,主要关乎周子生平事迹与诗文汇集的由来及若干考辨;二是周子宗族的迁徙和周子与四川的关系,涉及周子宗族在宋元明时期的迁徙及相关问题考述,周子与北宋蜀地学者的交往和南宋蜀地学者对周子“理学开山”地位的建构;三是历代周子文集的版本、价值,从南
《简读朱熹》一书匠心独运,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元立体的朱熹。本书在肯定朱熹理学宗师这一历史定位的基础上,浓墨重彩地介绍了他的经济思想、教育思想、科技思想,以及朱熹思想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内容详赡,为了解和重新认识朱熹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简读陆九渊》一书对陆九渊生平履历和学术思想作了全方位的阐述。他不但讲学布道,奖掖后进,对佛教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创立心学,强调精神的作用,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相抗衡。陆九渊既坚持儒学的真精神,又面向生活、面向生命,提出了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和智慧。
朱熹传记。讲述了朱熹作为理学宗师的不凡的一生。结合朱熹所生活的时代,分析了其生平与家世、学问与思想等,让读者领略一个渊博的学识与高尚的人格相交织的东方文化圣哲的不凡风采。
本书主要对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经学与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首先,书中详细论述了苏轼的“经学三书”,分别是《书传》、《易传》和《论语说》。这些作品展示了苏轼在经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高超见解,对于后世经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书中还涉及了苏轼在海南的文学创作,探讨了他在这段时间内的创作背景、思想情感以及作品风
《直讲李先生文集》,北宋李觏撰。 李觏研极经术,潜心著书,尤为关注经世济民、明体达用之学。生前自编文集《退居类稿》、《皇祐续稿》等,但原本皆已散失,今日所见李觏最早的文集是明代成化年间左赞编刻的《直讲李先生文集》,凡三十七卷并外集三卷、年谱一卷。一九八一年,由王国轩先生校点、中华书局出版的《李觏集》,即采用《四部丛刊》
本丛书书稿内容涉及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三大主要学科。书稿主题思想端正、立足学术前沿、探究艺术学专门课题,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意义和出版价值。“艺术与设计学科博士文丛”是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建设项目,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艺术设计院校加强学科建设、增进学术积累、提升内涵品质、传承文脉赓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宋理学诗研究”(项目号13BZW065)结项成果。本书是迄今为止研究理学诗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著作。第一章论定了理学诗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全面描述了宋代理学诗作者和作品的概况,这是以前的相关研究都没有做过的工作;第二章从纵向角度考察了宋代理学诗的发展源流;第三章从横向角度揭示了宋代理学诗的多
《近思录备考》十四卷,是日本江户时代第一本讲述、注解类的《近思录》本土衍生文献,是以宋代叶采的《近思录集解》为底本进行的二次注解。本次整理,以日本宽文八年刻本为底本。《近思录训蒙辑疏》是一部未完稿,仅有两卷。该书将中、日、朝三国性理学家的精要论说汇集一处,这既体现了作者宏大的学术视野,也对研究东亚理学思想传播有一定价值
本书收《近思录》研究及仿《近思录》共三种。1.《近思录释疑》,针对朱熹吕祖谦所编《近思录》及叶采所撰《近思录集解》,提出很多疑问,并加以解说。2.《近思续录》,编者宋秉璿认为朝鲜学者赵光祖、李滉似周敦颐,李珥似二程,金长生似张载,宋时烈若朱熹。他仿照《近思录》体例,把本国赵、二李、金、宋五先生的言行语录辑录在一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