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向与数字中国的关键内容,数字乡村是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推进,以及当代村民数字技能不断提升而催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与转型成果。建设数字乡村能够充分激发并释放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能与倍增效应。本书尝试融合共生理论、耦合理论、赋能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理论,
尽管农贸市场遍布全国各个城市社区,但目前脏、乱、差、湿、腥、臭的现象普遍,改造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农贸市场的转型和提升是一项民生工程,切实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方面的执政能力与水平。本书以温州在农贸市场转型升级与服务未来社区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为蓝本,结合国内外农贸市场发展的成功案例
在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新阶段,构建以科技创新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已成为迫切需要。
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元阳县于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从贫困元阳向美丽元阳的转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旅游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势必演进出一种崭新的产业聚集和空间布局形态。目前,我国旅游特色小镇数量已超过特色小镇总量的63%,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大力支持下,全国31个省(市、区)建立起特色小镇清单管理机制,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建设和发展。面对新时代旅游者的
本研究从农村家庭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性、负债风险及消费等四个维度,理论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经济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数据,匹配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县域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的创新点:(1)聚焦于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家庭经济问题,选题既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又符合
本研究以促进黄河流域肉羊养殖户绿色生产行为研究为落脚点,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陕西、甘肃、宁夏3省1194户肉羊养殖户数据,深入分析肉羊养殖户绿色生产现状后,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多主体协同治理对养殖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肉羊出栏量逐年增加,目前养殖户的绿色生产认知及意愿
在国内水果产量持续上升和进口市场规模日益庞大的背景下,当前中国水果产业存在出口量不足且增长极为不稳定的问题。从最近的国际贸易领域研究来看,加强现有贸易关系的持续性对维持长期出口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关税壁垒对贸易的限制作用逐渐减弱,而兼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非关税措施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
本书是全国范围内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案例汇编,内容分为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五个部分,产业振兴方面,收录了各地通过特色农业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途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挖掘乡村产业潜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模式。人才振兴部分,呈现了吸引人才
本书总结了近年来各地“菜篮子”和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通过开展“菜篮子”和都市现代农业工作典型案例征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的基础上,突出示范性、创新性、系统性,从制度机制建设、设施农业发展、现代科技支撑、数字化赋能、金融支持等方面,择优选取了十余个“菜篮子”和多个都市现代农业工作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