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万花筒》是《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的一个分册。《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为青少年打造的一部大型彩色图文百科全书,它以“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为编辑理念,采用科学的知识体系、严谨生动的文字阐释,并配合生动精美的实景照片以及精心绘制的原理解剖图,知识丰富,图文并茂,内容涵盖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科
写给5-14岁孩子的《动物图鉴》,通过500多幅温暖、亲切的手绘,把456种动物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绘者以童稚的眼光捕捉它们生动的面孔或是自在的姿态,著者会心解读,以“图”为引导,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的形态、行为和逗趣的“小个性”,也让他们从感知大自然开始,打开审美与科学交融的认知视野。本书突出为孩子讲解、引起孩子兴趣、
令人称奇的科技发明
书稿内容是哈佛大学专门组织该校著名学者对不同学科以通识讲座的形式作的权威讲解。本书内容包括了教育、自然科学、航海与探险,知识性强,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定的史料支持,也能让人更加了解自然与科学。
本书内容源自不同研究领域的18位青年科学家,不仅介绍了他们各自所在领域的新进展,还讨论了其工作对社会、伦理和哲学等方面的影响,涉及方面包括天体物理学、人类学、气候学和神经科学等。对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蚂蚁在组成群体时为何会表现出如此的精密性和具有目的性?数以亿计的神经元是如何产生出像意识这样极度复杂的事物?是什么在引导免疫系统、互联网、全球经济和人类基因组等自组织结构?这些都是复杂系统科学尝试回答的迷人而令人费解的问题的一部分。 理解复杂系统需要有全新的方法.需要超越传统的科学还原论,并重新划定学科的疆域。借助于圣
本书是一部优秀的高校研究生教材,已使用36年之久,此书教案自1981年开始,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情报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装甲兵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和部队院校广泛使用。全书共八章:古代的科学、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古代东西方科学发展的比较、近代前期的自然科学、牛顿时代和18
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因为孩子和科学家一样,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孩子的探究活动往往是盲目的、不规范的。这就需要家长的教育和引导。 本书通过79个孩子们好奇的问题,介绍了相关的科学小知识,同时制定了*简单、*能体现其科学原理的实验步骤及方法,指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亲自动手从生活中找材料,进行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让
你知道法国曾将一天定为10个小时吗? 罗马人用棍子绑上海绵互相传递着擦屁股,可比用石头擦的早期阿拉伯人舒服多了。 法王亨利四世害怕洗澡,而大文豪狄更斯却是个洗浴狂魔。 古埃及人用尚有体温的死老鼠来治疗蛀牙,罗马人却相信墨西哥人的尿液可以保持口腔卫生…… 你习以为常的每一天、每一个举动,都是人
1995年,一群志同道合的科学研究者和新闻工作者,做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他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圆满完成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活动,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基于这次实质性的科学考察,我国于1996年成功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站在地理意义的北极点上,环顾四周,天籁寂静,冰天一色,作为个体的人渺小得如同一粒冰碴,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