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墨家管理思想研究”成果。从管理哲学、管理目标、人才管理、管理方法四方面总结了墨家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揭示了墨家管理思想以兼相爱交相利为价值追求,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为实现方法,最终实现兴天下之利的目标,揭示了墨家由体达用的理论架构。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和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墨家管理思
《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以新出土的郭店竹简、上海博物馆藏简与《大学》、《中庸》、《礼运》、《孟子》等传世文献相结合,对思孟学派的形成、演变、发展做了细致的考察,对思孟学派的特点、内容做了概括、总结。《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对竹简《五行》、《性自命出》、《内礼》等篇做了深入的解读,对《中庸》、《大学》、《礼运》、《大戴礼记》
本书是一本关于传统文化解读和应用的著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而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对现代人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本书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论语的智慧与现代生
《荀子研究》(第三辑)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专题论文集。《荀子研究》是不定期出版的学术专题论丛,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本书稿是第三辑,精选了《<荀子>真伪:原则、方法及其问题》《荀子二元对治下的人的非主体性》《治人与治法——从萧公权先生对荀子的评价说起》《”君-臣-民”伦理关系的重建:荀子”忠”与”诚”
时錳教授在其作品《至圣孔子传》《宗圣曾子传》《亚圣孟子传》和《易经注译解读》的基础上,以全新视角解读《论语》。其最大特色在于,第一,从理解儒学思想精髓出发,借鉴前人注疏,结合时代发展,对《论语》做出全新的理解与把握;第二,充分理解儒学思想,充满德义正能量;第三,全书文字流畅,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各阶层读者阅读。
《中华经典名著选译与赏析丛书》包括《诗经》选译与赏析、《论语》名篇选译与赏析等十本书。为了深入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为广大蒙古文读者提供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名著普及性读物,策划拟编译出版《中华经典名著选译与赏析丛书》。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
本书为“神话历史丛书”之一。通篇在体例上采用轮轴辐辏形,即在神话历史的框架中研究《墨子》文本,其中有旧题,也有新作。所谓旧题即对前人研究的命题作重新讨论,如对于禅让说是否起源于墨家;《墨子》中的“合驩聚众,取亲乎乡里”是节用还是仪式;墨子的鬼神观等;新作即挖掘《墨子》中未曾被学者关注的问题,如非攻的神话历史建构;《墨子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论语》原文,是对《论语》全文的解读;第二部分孔子生平,是对孔子一生经历的概述;第三部分《论语》中重要人物介绍,是对孔子的弟子生平以及《论语》中涉及的其他重要人物生平的简介;第四部分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是对《论语》中出现的核心概念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句的诠释。
《诸子学刊》是现在海内外一本专门的诸子学研究刊物,是海内外诸子学研究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它涵盖诸子百家研究,包罗文史哲各界,以子学为中心,萃聚各类优秀研究成果。这种理念打破了学科分类,凸显了子学的整体性与主体性,已经可以看作新子学的先声。本期共收录25篇文章,包括对儒家、道家、兵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专门研究,又收
《乾隆御定石经》是乾隆皇帝下旨以金坛贡生蒋衡耗时十二年手书的十三经为底本,历时三年刊刻完工的,是历代儒家经典碑刻中最后一部,也是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部。孔子博物馆藏《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为嘉庆元年(1796)太上皇帝乾隆御赐给七十三代袭封衍圣公孔庆镕的,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套初拓本。它真实反映了石经刊刻初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