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研究(1931-1945)》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共14年,从相关政策、妇女组织以及妇女抗日救亡活动等方面直接记述和反映妇女投身抗战的历史过程。在民族生存面临严重危机的艰难时刻,国共两党制定了妇女抗日救亡的政策,这些政策在动员妇女投身抗战洪流时起到了关
本书收录了《回眸与展望:顶层设计推动性别平等进程》《妇女解放理论的科学形态》《浅论习近平关于妇女解放的新思想》《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评述》等文章。
《2015年中国妇女儿童状况统计资料》是一本公开出版的全面反映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现状的综合性统计资料年刊,书中系统收集了2014年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情况的相关统计数据以及2010年以来主要年份的历史资料。《2015年中国妇女儿童状况统计资料》内容共分十一个部分,包括经济与人口、卫生保健、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
从对佛山市妇联的考察来看,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本土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的工程。启动这一工程的历史动力是佛山已经进入了社会—文化人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有两大需求:社会性需求与文化性需要。由于各种原因,妇联传统的工作理论与方法网络出现了“结构洞”,已经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社会性需求,将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有机地嵌入这些“结构洞”是
本书主要以南伊珞巴民族乡珞巴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回顾、入户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比民主改革之前和之后妇女在政治、经济、家庭、婚姻以及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并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研究视角对珞巴族妇女在社会变迁中婚姻家庭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地位进行描述、总结,从而对整个珞巴地区的女性生存现状做出一定的
《女权主义简史》谁是*早的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思潮到底真正改变了多少女性的生活?这种思潮在当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何差异?在这本简史中,玛格丽特沃特斯着眼女权主义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究妇女选举权,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女权主义思想在今天是否依然有其价值等重大问题。她从欧洲讲到美国,再讲到第三世界,通过分析
妇女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发端之时,正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妇女解放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王涛所著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视阈下的中国妇女解放》从社会主义运动的视角,分析新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借鉴马克思主义
本书分为7部分,主要包括:绪论;农民工基本状况;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现状;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效应分析;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等。
本书从社会学、心理学及性别理论出发,对杭州市不同妇女群体从婚姻关系、家庭和谐、家庭教育和养老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全面总结了杭州市在女性与家庭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杭州市委、市政府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妇女发展”,进一步优化女性与家庭文化的社会环境,以及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农村社会发展丛书·性别之网: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妇女组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通过对农村妇女组织的实证调查,探讨社会转型期农村妇女组织的角色与功能。首先,分类描述农村基层妇联组织、农村流动妇女组织与农村在村妇女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揭示不同类型农村妇女组织的发展特征与困境;其次,分析农村妇女组织体系的整体发展状况,归纳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