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了“文学基础理论及批评理论研究”、“西方文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图像与媒介理论研究”、“作家作品评论”等专题性研究论文30余篇,另有“附录”2篇。现所收入论文是通过认真审读从80余篇文章中选定的,这些研究论文注重问题意识,强调学术性、现实性、导向性,对当前我国文艺理论领域里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傅山是明末清初传奇而又神秘的人物。他通晓经史、诸子、佛道之学,谙熟金石音韵学,兼善诗书画,有“医圣”之名。本书讲述了傅山历史上首次联合学生赴京请愿为老师平反的壮举、反清复明的经历等,概述了其理学思想、社会启蒙思想、治学之道,及其文学、书法、绘画理论,解析了傅山如何在动乱时期成就全能之自我。
本书是为文学类研究生编的一部方法论读本,分为思想篇、视野篇、治学篇、方法篇和经典篇五个单元,主要介绍前辈学者的学术思想和精神、学术大家的治学经验和方法,以及经典性的学术成果或案例,目的是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思想,开拓学术视野,掌握学术路径,培养学术方法,对文学类研究生的学术成长起到一点促进作用。
本论集是作者近30年来对文艺及其理论思考的一次汇集,内涉文学、诗歌、戏剧、电影、绘画等诸门类,兼及哲学、美学、艺术理论与艺术教育。从中可以观察到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处于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文艺研究者如何与他时代文艺的相遇,他的适应、摸索、判断与选择。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从法国学派开始就注重文学文本之间的事实联系,其研究“路线图”和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范式有内在的一致性。 《文本传播对话: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到跨文化传播》分为:文本、传播、对话三部分。“文本”围绕文本概念的起源、内涵、发展和流变展开,认为比较文学批评要立足于文本研究;“传播”分析了西方的一些概念、思潮、文
《文艺论ABC》一书,是一本文艺学的入门书,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具有文艺学工具书性质,适合于高校文艺学专业及对文艺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全书分为18章,以古今中外的文艺家及文艺作品为例,重点论述文艺的本质、文艺的鉴赏、文艺的创作等文学基本问题。
我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独幕剧ABC》是一本具有戏剧编剧工具书性质的小册子,全书包括独幕剧的价与特性、主题和材料的选择、剧情草案、性描写、对话、几个基本条件六章,针对独幕剧的创作要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和说明。该书语言通俗易懂、例子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于对戏剧创作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本书是以作者2003年以来公开发表的论文编选的文集。全书按所论问题关涉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美学基本问题反思、古代审美文化求索和审美教育探究三大部分,其中不少篇目都获得了省部级奖项。本书收录的主要篇目有《审美乌托邦研究刍论》(《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审美乌托邦:乌托邦研究的新趋向》(《文艺报》2008年10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