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于南京国民政府因应国联调查团的历史过程,展现南京国民政府在吁请派遣国联调查团、国联调查团组建、国联调查团来华、《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等层面的具体应对举措。本书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对国联调查团的因应及其依赖国联的外交政策,确有收效之处,但是政局紊乱和派系竞逐的政治结构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外交活动的羁绊,并体现在国民政府因应
本书阐述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蕴涵与实践价值,考察了推动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和实践进展,并从价值、安全、利益和情感维度提出了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至关键期。这两个时间轴是高度交错的。大国博弈与全球治理的互动关系复杂化,竞争与合作两个进程之间也是高度交错的。只有胸怀“两个大局”,准确研判世界秩序的既成特点和发展趋势,充分审视大国博弈与全球治理的复杂互动效应,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基于此,我们精选了大
本书是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2023年与2024年的研究成果汇编,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本书为第三卷,主要涵盖四编:第一编国际公法与国际争端解决,第二编国际贸易法与国际争端解决,第三编国际投资法与国际争端解决,第四编涉外法治与国际争端解决。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结合上述国际上的争端热点问题进行
本书是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专题访谈文集。约40位有代表性的中日各界人士接受本书主创团队采访,回顾各自印象深刻的中日交往经历,旨在重温中日邦交正常化初心,汲取经验,思考当下,推动两国未来相向而行。受访嘉宾包括老一辈政要,民间协会友好人士,商业翘楚,以及正在续写两国友好篇章的专家、学者、文体人士。中日老一辈领导人以
由于冷战的终结和中国等一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崛起,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与政治力量的对比,对美国和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种种假设和前提提出了挑战,为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南大亚太评论》是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出版物之一,每年两辑。选题内容涵盖大亚太地区和相
由于中国在地理意义上是北极域外国家,如何提升自身参与北极治理能力,维护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是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进程中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鉴此,本书试图科学界定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能力内涵、特征和构成,系统梳理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能力建设的成效、能力不足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以极地科技发展推动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能力提升的
本书翔实记录了20世纪中叶中印边界发生的那场激烈而短促的战争。作品回顾了中印边界争端的历史演变和印度边境政策的形成过程,着重叙述了印度方面如何一步步走上同中国对抗的道路,触发了边境战争,以及印军失败的全部过程和停火后印度局势的变化。通过对中印边界争端的反思,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得出以下结论:(一)中印边界战争完全可以避免
区域国别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热点。书稿为区域国别研究论文的合集,收录论文共计23篇,约31万字,由外交学院集中全校相关学科科研人员编撰完成,内容包括三部分:一、社会文化视域下的区域国别研究;二、政治经济视域下的区域国别研究;三、语言传播视域下的区域国别研究。第一部分着重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对特定区域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