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世界科普文库中的经典,收录了高士其爷爷的《菌儿自传》《细菌的衣食住行》《灰尘的旅行》等多篇语文课本推荐阅读的名作,作品以细菌学为主,广征博引,涉及人体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自称菌儿的细菌为小读者讲述细菌家族中不同菌群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衣食住行,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或好或坏的影响。高士其爷爷以幽默风趣的笔法,打开
本书是《蓝鹦鹉格鲁比科普故事--揭秘微生物》中的一本。在本书中,格鲁比带我们去探究微生物这个宏大的话题。他请教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向我们揭示了世界上最小的生物--细菌、藻类、真菌等的秘密世界:它们种类繁多,形状千奇百怪;它们各有所长,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积极作用,也有非常不利的一面,使人、动植物致病,引发瘟疫,杀人无数。这本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不同微生物的群体感应系统及其与微生物毒力、宿主-病原体互作、微生物社会性行为等表型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群体感应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场景,希望为读者了解微生物群体感应打开一扇大门。
"地质微生物学是研究地质环境与微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地质学和微生物学两大基础学科。本教材旨在阐明微生物代谢与地质过程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揭示地质微生物的资源环境效应。根据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实际需要,传授地质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范例,开阔地质学-微生物学交叉学科
本书分为基础微生物学实验和应用微生物学实验两篇。第一篇基础微生物学实验主要包括微生物形态观察,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微生物分离、纯化和保藏,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微生物分类及鉴定8章内容;第二篇应用微生物学实验主要包括农业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微生物发酵工程,食用菌栽培4章内容
本书涵盖了微生物学研究的各个层面,从基本技术到前沿应用,内容包含有多个实验,包括微生物的观察、培养、生长、控制、代谢、检测、分类、鉴定和保藏等基本技术,以及微生物在食品、工业、农业、医学和环境中的主要应用技术。实验分别从目的、原理、材料、方法和统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多年实验教学的积累,提出了实验的注意事项。本书可
本书是关于身体内细菌的科普绘本,适合4-8岁儿童阅读。本书用深入浅出、充满童趣、幽默生动的文字,向孩子们讲述生活在肠道和其他器官里的隐藏居民,探索生活在身体不同部位的不同细菌,解释它们做了什么,为什么有些细菌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本书用呆萌可爱、精美生动的插图,让丰富的科普知识生动立体起来,把专业的科学知识用孩子看得
本书以晚清民初为观察时段,以细菌学说的容受与卫生防疫机制的调适为主线,辅以重大疫情为历史剖面,试图揭示该时期因虫致病说、细菌致病说、防疫观念、卫生机制之间的错综复杂情节,注重挖掘近代知识、观念与制度的往还与互动,呈现细菌学说在中国的“在地化”过程。大体上,时人在晚清民初的中国大地上刻画出了一张从通商口岸到东北三省,从东
任何年龄的人,想要保持年轻和活力,都不能忽视肠道。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这些看似跟肠道八竿子打不着的病,其实病因可能就藏在肠道内,尤其是肠道菌群内。而想要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关键在于学会如何取悦这些小家伙。 德国医学专家米夏埃拉·阿克斯特-加德曼博士
本书为微生物资源开发学和应用微生物学课程的实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微生物形态观察基础实验、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实验、食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实验、工业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实验、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实验和中药材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实验。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实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突出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