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风险和风险管理、保险概述、保险合同、保险的基本原则、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
本书围绕货币、金融市场、银行三方面展开,沿着“什么是货币-货币融通(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课程体系设计,分”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四个部分对相关的知识和理论进行阐释。
本书采用总分的形式进行篇章结构布局,其中总报告为编撰单位撰写,主要是跟踪研究2023年以来广州增强引领型国家中心城市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基本情况,以及研判2024年及未来国家中心城市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形势,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另外,本书还设置金融产业篇、转型金融篇、金融开放篇、金融环境篇,旨在紧跟国家中心城市金融资源配置
本书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曾湘泉及其研究团队承担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金融业就业指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金融业作为一个重要且热门的行业,其就业近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数字化、科技创新等因素驱动下,金融科技、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等相关岗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传统的金融职位则趋于减少。除此之外,
本书围绕绿色财政转型的重要领域展开。总报告探讨了绿色财政转型的理论要义和发展脉络,在分析2023-2024年中国绿色财政政策实践的基础上,直面当前绿色财政政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下一步中国绿色政策展望。专题报告聚焦绿色转移支付领域、绿色财政支出领域、绿色税收领域、政府绿色采购领域、财政核算领域等,探索绿色财政全面转
本书主要讲述货币银行学相关理论,共分为十一章,着重介绍了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外汇与国际收支等内容。本书在主要阐述货币与银行体系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和应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4)》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投资发展报告课题组的系列研究报告,2024年报告分三个部分,(1)上一年中国投资运行情况描述评价及下一年中国投资发展展望;(2)中国农民创业投资的主题报告;(3)普惠金融对农民投资影响的主题报告。本版报告聚焦我国“三农”领域,符合国家投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上海财经大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金融体系的深入改革,融资担保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担保机制是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中的一项制度安排,各省市通过设立再担保机构上承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下联辖内融资担保机构,发挥融资担保体系核心枢纽的作用,切实保障了辖内融资担保机构的政策性功能发挥。北京中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务院于2019年发布《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探求贸易高质量发展驱动力的同时,数字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不断融合,特别是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步伐加快,金融
信用卡作为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线下支付的重要载体,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信用卡的消费交易额已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左右。从国家层面来看,自2015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出台了鼓励信用卡业务发展、规范信用卡业务经营的相关文件。从银行层面来看,信用卡已成为银行吸纳优质客户和创利的重要工具,是银行零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