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曾在校庆100周年活动中隆重推出《胡适文集》,其中许多作品采用了胡适本人的校订本或北大的收藏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在海内外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时过十年,这套书早已售罄,应广大读者要求,修订再版。
《人文兴赣:传承·创新·发展》收录了2012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周的大部分专家学术报告,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法律等多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既有“党的十八大报告解读”等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时政性主题,也有“中国房地产政策走向何方”等热点性主题,还有“推进绿色发展,加快苏区振兴”等江西特色性主题,更有“塑
面临全新的21世纪,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企业为首的众多集团,以至全人类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追求,为什么需要非常优秀的并且具有出众的领导者资质的人?同时作为领导者,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符合个人的价值追求,并且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为更深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本书涵盖了稻盛和夫本人的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2》介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丰厚的历史积淀,是我们灵魂的“根”,也是今天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的历史性选择的“魂”和“根”。无论我们的具体追求是什么,总是要在历史的脉络中探求今天,要通过中国的历史去理解历史的中国。中国古代帝制大致延续了两千年,宋代处于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的中段。宋代前期
目前日本已沦为道德沦丧和伦理缺失的社会。两位哲人以政商界为首,对社会各个阶层都进行了严厉批判。在政界,官员们只追求“自利”,为了自身利益,就像“墙头草”一样见风使舵,没有那种勇于牺牲自我,为信念殉道的坚定哲学理念;在商界,日本的经营者鼓励别人利他,自己却口是心非,不愿身体力行;在学校,老师并没有尽到传授给学生做人最低原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为庆祝冯其庸先生大寿,召开了“国学前沿问题暨庆祝冯其庸先生执教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国学的传承与创新(上下冯其庸先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六十周年庆贺学术文集)(精)》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编,为本次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结集,全书围绕冯其庸先生的主要学术领域与贡献,共分“红学研究新视野”、“近现代国
卫魏、刘兴育主编的《国立云南大学教授文集(4)/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包括史迹寻踪、社会研究、教育评论、科学观察、坚持抗战、思想文化、政治建设七个部分,共五十六篇文章,为新中国成立以前就任于云南大学的教师从当时的国情、民情出发而作的文章,反映出当时教师的一些观点立场和价值观念,具有的历史现实价值。
2009年11月11日,由广东省千禾社区基金会捐资建立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千禾学人基金正式启动,“千禾学人论坛”作为千禾学术基金的主要学术活动也由此拉开序幕。“千禾学人论坛”定位为高端学术论坛,旨在邀请在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社会工作领域享有重要学术声誉的国内外学者莅临中山大学发表学术演讲。截至目前,“千禾学
本书为北美东亚图书馆员中国文化研究的论文集,内容涉及图书馆学、版本学、文学、哲学、文献学、史学、宗教等各方面。书稿以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以中西方的研究视野来审视中国文化,其研究视角独特,研究方法严谨,丰富了中国学研究的内容,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的文本。
本书收录来自广州市委党校、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等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城乡区域发展、公共服务、中心城市功能、战略性主导产业等方面,对广州市的城市建设与规划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