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分为五个章节,分别对绘画、雕塑、建筑、现代设计和摄影几个主要的视觉艺术门类进行介绍,阐述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并对中外优秀代表作品进行赏评。目前,大量已有的艺术欣赏类书籍较多关注传统美术门类(如传统中国画、油画等),而艺术设计作为新兴学科,其重要的作用和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在本书的编撰中对建筑
本教材包括构成的概念,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的基本内容;还包括以下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及构成训练、平面构成的组织形式、色彩构成基本原理、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综合运用。本书包括平面构成基本原理及案例、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色彩构成基本原理以及形式应用、案例讲解;立体构成常用材
8大中国传统色归纳、48种具体颜色介绍、80张应用照片解说、100多句古诗词关联分享、140多种颜色配色方案、190多个相近色值学习、近600张精美插图呈现,同时提供具体的RGB与CMYK数值,让你对色彩的参数值、意象物、含义来源、文化象征和实际应用等,都有深度了解,并通过4大行业配色实战、32个具体案例应用,让你成为
本教材由作者于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多年本科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扩展而成。此书从设计与艺术的异同切入,说明两者的区别和特质,既体现设计学科的特点,又涵盖美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强调设计美学的社会文化性、功利性和专业性,研究方法涉及哲学、美学、符号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和审美
本书是卢卡奇关于美学和文艺学的集大成之作。书中以日常生活作为美学的本体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实践论和生存论的视角对审美和艺术做了系统的考察,成为国外阐释性美学的一种范本。书中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对艺术和审美的起源、审美的目标和结构本质、艺术创作和接受的心理学及美学原理以及艺术的社会效应做了独到的剖析,并且指
本书是贝伦森写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系列丛书,包含《威尼斯画家》《佛罗伦萨画家》《意大利中部画家》《意大利北部画家》,原为4本,1930年由牛津大学的克拉伦登出版社把这部书汇编成完整的一部出版,取名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后由费顿在1952年重新出版,在数周内售出60,000册,立刻成为这一领域最权威,
本书为“产品设计专业”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在结构体系上研究了市场上目前销量高的同类教材,对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重新构架了以设计过程为主线,过程中各个时间节点所涉及到的相关方法为内容的结构系统。每一种方法涉及概念—适用场景—约束条件—方法步骤—相关案例这几个关键内容。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院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
本书共四章。第一章是对信息图表设计基础知识的介绍;第二章从信息图表的类型开始,介绍信息图表的设计方法与原则、信息图表设计流程等内容;第三章分数据型信息图表和叙事型信息图表两方面,带领学习者实际训练信息图表的设计;第四章提供了许多信息图表的设计案例供学习者赏析。
本书介绍线条与色彩等视觉要素及其视觉意味,形状、明暗与结构的关系,空间、肌理的视觉意味及其表现方法等。
本书作为通识教育美育课程的配套教材,力求具备学术性与可持续性。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艺术理论的学习、艺术作品的赏析,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感知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本书共15个章节,包括美术、文学、音乐三部分欣赏内容。其中美术欣赏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