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仁、谭好哲主编的《文艺美学研究(2017春季卷)》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术出版物。本书是春季卷,包括审美教育、文艺美学、生态美学、名片选择等栏目。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其文艺理论见于《草枕》、《文学论》等多部著作中。本书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集中研究
现代学术范式与批评话语两者之间的内在扭结、合谋,构成了现代中西文学研究整体活动中的某些深层问题,同时塑造了文学批评的世纪现象,内在表征着现代性命题的核心。具体说来,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的知识下行与文化解救,这两大时代境遇合力促动了文学研究范式的现代转型,其合力构成的整体知识文化空间的人间性特质,决定着置身
《儿童剧编剧理论与实战技巧》分三大部分:上篇是史论篇,关于儿童剧编剧的一般理论阐述,从概念和定义出发,阐述儿童剧的发展历史和受众特点、艺术特征、社会意义和创作基本原则;中篇是技巧篇,从儿童剧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语言特征、戏剧冲突、结构方式和编创过程等方面来与读者分享具体的方法论;下篇是例举篇,选取了儿童题材的话剧、音
主要收录范玉刚教授近五年来主要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包括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的当代建构,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与审美范式重构,文学批评理论及其实践等32篇,围绕学术前沿问题和基础理论研究,直面“中国问题”和“中国审美经验”,试图在中西文明互鉴视野中梳理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指向及其现实阐释效力。主要
本书将《诗论》《五行》两部新时期出土的先秦重要儒家文献并举考察,通过对《诗论》《五行》释文的全面校订和全新注解,提供较为可靠的文字释读成果,揭示《诗论》《五行》这两种简帛文献在内容上的关联性,集中呈现了孔子及其后人的学术思想和诗学理论的发展路径,为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先秦儒家学说及其文艺观提供了参照。《诗论》和《五行》的
古往今来,人们容易被一部小说、一首诗歌、一出戏剧,击碎心灵。 这种体验,不仅是一瞬间,更是永恒;不只是个人感受,更是万人共鸣。这正是文艺存在及重要的原因。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文学之用》正是探讨这一问题的理论书,是《新文学史》主编芮塔·菲尔斯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作者用学理又好读的文字,直击文学、艺术
人文艺术 第17辑
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大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影视相关的专业,或开设了影视相关课程,而纵观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不难发现,影视作品改编文学经典的情况成为一大文化趋势。基于此,本书以文字与影像的改编为讨论对象,将文学经典改编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进行了分类阐述
想写小说的时候,你zuihao吃上两片阿司匹林,躺在黑暗的房间里,静静地等待这种冲动过去。如果那份热情没有就此熄灭,那你就该老老实实地下一番功夫了――至少,你得听听劳伦斯·布洛克的建议和忠告,因为他在写作上栽的跟头可能比你读过的书还多。该写什么小说好?怎么拟定大纲?卡壳的时候该怎么办?如何提高作品被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