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徐迟文集》第四卷游记卷。徐迟的散文创作中,游记是其很有特色的一部分。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收入短篇游记9篇,其中《莫干山露营记》写于纯情梦幻的青年时期,《大帽山纪游》《到新娘潭去》写于抗战时期的香港,《西行气象万千》等写于作者为新中国建设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下编是游记卷的重头,收入两篇大游记:《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
本书为《徐迟文集》第十卷《江南小镇》下册。本书为《江南小镇》第五部、第六部,写了作者1947—1962十六年间的生命历程。“在共和国最初的岁月里”,他如何积极投身于那“火热的生活”,《诗刊》创刊,在他的奇妙创意下,编辑部以一封信而约到毛泽东诗词十八首,使一本原计划印五千册的诗刊,一下子印了五万册,后来又加印仍供不应求。
本书为《徐迟文集》第六卷文论卷。徐迟青年时期倾心于欧美现代派文学,故早期文论多为介绍欧美现代派文学之作,如对意象派诗人的介绍,对庞德、艾略特、洛尔迦、里尔克等诗人的介绍,在当时属于非常前卫的文学评论。抗战时期对希腊史诗和希腊悲剧做了很多研究。新中国以后的文论便多与当时每一时期的文艺思潮步调一致了。徐迟的文论多为诗歌和外
本书为《徐迟文集》第五卷散文卷。本书收入徐迟散文作品70余篇,从1936的美文《理想树》,到1994年80岁时的个人抒怀与怀人之作,面貌多样,侧面反映了徐迟一生的丰富阅历。他的散文既有诗人热情、唯美的一面,也有报告文学作家对社会生活极其敏感关注的一面。《网思想的小鱼》是一批带有诗情与哲思的散文,当初发表时曾产生很大的反
本书为《徐迟文集》第一卷诗歌卷。本书收入徐迟一生所创作的诗作,从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现代派诗歌影响的意象朦胧诗,如《二十岁人》《明丽之歌》,到抗战时期转向关注抗战和现实生活的《最强音》《持久、冷静、坚强》,以及叙事长诗《一代一代又一代》《战争和平进步》,一直到新中国建国后歌颂祖国山河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和国之歌》《美
本书由理论前沿、法治经纬、文化研究、教育与人才、珠江视窗、财经探索等六部分组成,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思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命题的思考、法定公证制度的分析、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超越性分析、符号消费谱系的分析、杨周翰的学术成就的分析、石观海先生《诗词格律新说》的分析、从双向需求看商务
云居山位于江西省永修县,与庐山相毗邻,是江西著名的佛教文化名胜地,中国著名文学家苏东坡、黄庭坚等人都曾在云居山活动过。该书稿对唐末五代至清初云居山的历史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为研究云居山的历史演变与禅宗文化提供了比较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
《中外人文精神研究》是一本系列论文集,从2007年至今每年一期,已经连续出版了6期,其中从第六期起,在我社出版。该书是北京社科院大力支持的人文研究精品系列丛书之一,该书总主编一般为北京社科院院长,北京市社科院哲学所负责具体统稿等工作。该书所约稿件大都是中外著名学者的文章,书旨在探索中外人文精神的诸种问题,以期为我们的文
《中西学术名篇精读:赵元任、李方桂卷》赵元任先生是第一位在国际普通语言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人,《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正是为他赢得国际声誉的那篇文章。李方桂先生则是最早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汉语上古音的中国学者之一。评析作者王洪君、麦耘分别是音系学与汉语音韵学方面的专家,他们结合两篇文章发表以来学界积累的新成果,细致地说
为纪念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建立60周年,文学院组织、遴选院全部教授、大部分副教授、部分讲师历年精品学术论文,并结集成册。全书共108篇,分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文教育学、影视文学、文秘学、文化产业管理、书法教学、教改论文11个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