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体学为视角探索儿童文学翻译的风格再造之道。本书首先厘清了风格的工作定义,将风格界定为“以语言选择为手段,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的区别性特质”,建立了“思想、情感和审美”三位一体的风格分析框架,并对主要儿童文学体裁翻译的风格再造进行实证性分析,从理论建构与实践考察两个维度建立了儿童文学翻译风格再造的有机体系
本书是以儿童文学领域中重要的文类形式——儿童图画书——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式,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着眼于前沿文学思潮和理论视野,对中外儿童图画书进行了整体性的观照。通过这一研究过程,本书最后的落脚点是要对当前中国国内原创儿童图画书的创作、研究与应用提出自己的思考。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各国的儿童
《文学理论前沿》(半年刊)创刊于2004年,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和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唯一中文刊物,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中发行量较大的一种。本辑设立“前沿理论思潮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外文学的双向交流”“跨学科批判理论研究”四个栏目,共九篇文章。站在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对当今学术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文艺批评经历了大致这样一个过程:社会学批评(也包括庸俗社会学批评)、主体论批评(或者叫做经验论批评)、审美批评(也包括形式论批评)和方兴未艾的“文化批评”。本书立足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特点,阐述文化批评应该具有的方法、形态和标准的问题。 《寓言论批评: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论纲》讨论并提出文化
《文学的融通与熔铸》在文史哲、中西学和教科文会通融合的大视野下,聚焦世界范围内文艺理论和批评实践的新发展和新趋势,阐发文学文化的历史性、物质性、事件性、述行性和活态性,揭示这些属性特征的诗学内涵及其间的深层关联,探求文学文化融通“三来”(“本来”“外来”“未来”)和熔铸生发的内在规律与可能途径,为新世纪文艺理论批评的创
本书是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电视的艺术表现、传播接受、文化功能的专著。所讨论的内容涉及到电视叙事艺术的形式特征、形态规律与叙事技巧及其审美文化的价值属性等诸多方面。其中包括:电视叙事主体、电视叙事文本、电视叙事模式、电视叙事功能以及电视叙事的传播与接受等。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国际性的理论学科,需要具备世界性的眼光与胸怀。比较文学以比较思维介入文学研究,从而实现教学上的打通。比较文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教学提供了富于人文诗意的启发,其学科互融和专业兼容的发展趋向为建构人类整体意义上的世界文学提供了宏伟蓝图。本书以“比较文学的当代视野与研究”为选题,探索当代比较文学的相关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即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电影;就21世纪以来各个学科出现的交叉融合现象讨论。学者们在比较文学的学科视域下,致力于实现中西文化的跨越与整合,同时拓展学科边界,打破学科壁垒,围绕着文学与艺术各门类的跨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研究面向涉及文学、哲学、书法、美术、音乐、戏剧、电影等多重维度。
《幼儿文学教程》遵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旨在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幼儿文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幼儿文学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和幼儿文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幼儿身心特点的理解,培养爱心、童心,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幼儿文学教程》在各体裁
《诗性的写实:现代儿童绘本图画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部分,我对儿童绘本形制的发展和演变做了跨学科的梳理,涉及人类史、艺术史、书籍史、印刷史和图像学等学科,求证儿童绘本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是《诗性的写实:现代儿童绘本图画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的重点,我从现代儿童绘本图画风格演变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