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公元七世纪的曙光,伊斯兰教诞生在亚洲西南部的沙漠瀚海,阿拉伯人悄然崛起于仿佛被喧嚣的文明社会所遗忘的角落,进而走出贫瘠荒凉的家园,作为崭新的统治民族登上中东的历史舞台。阿拉伯人创立的庞大帝国,囊括了西起大西洋、东至帕米尔高原、北迄高加索、南达阿拉伯海的辽阔土地。伊斯兰教的传播惊醒了不信者的酣梦,波斯人、突厥人、柏
本书源自1905年美国Underwood&Underwood公司出版的一套98张日俄战争的立体照片,多数照片都有英文的说明,编译者对其进行了整理、翻译。借这些外国摄影师的镜头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以中国东北为战场,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地盘的那场不义战争的一个侧面,可看到日军在这场战争中的军备装置、官兵士气、战场火拼、日
《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内容简介:在东亚世界里,有着一片广阔的海域,这些名为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的广阔海域,将东亚各国悬隔开来。在古代,这些国家之间主要依靠船舶相互往来。船舶是海洋地域和国家间接触以及交流不可或缺一个重要因素。从14世纪到20世纪初叶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从事于远洋航行的船舶主要是中国的帆船
《季羡林全集(第10卷)·学术论著2:印度历史与文化》介绍了印度历史的大体轮廓,略古详今。对古代讲得比较简单一些,而把重点放在近代和现代。
中亚东干学研究
本书分为十三章,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诞生(571-632)、伊斯兰帝国与阿拉伯半岛(632-1258)、伊斯兰黄金时代(约750-1258)、第一沙特王国(1745-1818)等。
本书原名《莫卧儿在印度的统治》。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以丰富详实、权威可靠的历史资料,纵横交错的立体视角,细腻犀利的酣畅笔触,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了莫卧儿帝国刨始与兴盛、衰落与灾亡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揭示了莫卧儿帝国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建筑、艺术等领域的色彩斑斓的历史全貌。本书在
本书介绍了伊斯兰教到来之前的早期历史及殖民时代的印度尼西亚,以及独立战争、苏加诺时代、苏哈托时代、苏哈托之后的印度尼西亚等时期的历史。
“民族过程”是前苏联学术界最先使用的一个学术概念。本文以相关的历史文献为主要资料,广泛吸收前苏联、俄罗斯、中亚及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田野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运用民族过程理论对中亚的现代民族过程进行研究,其中重点是对沙皇俄国统治时期,以及20世纪20年代中亚进行民族划界并成立五个民族国家时期的民族过程
如何理解日本这一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却又迥异于中华文明,并给中华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日本文化,是最值得中国人关注的课题之一。历史的耻辱和现实的差距,使得许多中国人在“面对和思考”日本时,冲动的情绪远远多于理性的认知。偏见是浅薄、脆弱的,只有理智和平静才能给人以力量。本尼迪克特的这部著作,就是一本客观、理性地观察日本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