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性的诗歌理论辑刊,《诗探索》2024年第1辑从新诗理论建设与诗人诗作研究两个系列展开。在诗歌理论研究系列中,设置了”20世纪90年代诗歌研究”、”地域诗歌研究”、”外国诗论译丛”等栏目。在诗人诗作研究系列中,设立了”纪念屠岸诞辰100周年””结识一位诗人”、”中生代诗人研究”、”一首诗的诞生”、”姿态与尺度”等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儿童文学的精髓,不仅关注其艺术价值,更重视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通过对儿童文学的本质、功能和发展史的细致剖析,我们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儿童文学概貌。在内容上,本书囊括了各类儿童文学体裁,如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和儿童戏剧等。每一章节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
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诗歌讲了什么故事? 与荷马齐名的女诗人是谁? 欧洲人眼中的李白、苏轼作品什么样? 诗歌是用特殊的方式构成的语言,因此它会被人记诵,被人珍惜。本书要讲的,就是这些至今没有被遗忘的作品,主谈英美诗歌,兼及欧洲其他地区和东方诗歌。英雄史诗如《吉尔伽美什》《贝奥武甫》,传奇歌谣如《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仙后》
2003年春,阿兰·罗伯-格里耶受邀为法国文化电台做了一系列广播节目,总的原则很简单:自由地谈论他与文学、与写作、与阅读的关系。本书正是这个系列的录音文字,为尊重原始材料的口语特点只做了轻微的改动。
本书是文学批评家贺绍俊近年来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文章的结集,分为六个章节:建构与叙述、重塑现象、批评的限度、文本的密语、年度记录、时代回望。作者通过对一些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阐释了他的一些文学上的发现,如关于新世纪文学中的世界文学眼光,关于新政治小说,关于新市井小说,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伦理问题,关于网络文学的革命性和后现代
本书对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海明威等100位现代世界级文学大师进行了评述,从作家的生命历程与社会发展的变迁,从文学自身的传统到时代思潮的相互激荡,整合了文本、生平、个性、国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理等一切相关方面。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导读:儿童世界专题》是为研究生编写的英语教材,内容注重对英国前沿文学理论家、大作家的经典作品、获奖作品、畅销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儿童世界进行研读,通过钩沉文学经典中的儿童世界,多维度地展现文学经典中的儿童形象、童年观、家庭观等。全书包含上、下两册,内容分为总论、英美经典作品选读、著名儿童文学奖及近十年获奖
本书是在北大开设的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选讲课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吴晓东对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这九位小说家独具慧眼的研究、对他欣赏的小说的别有会心的解读,不失为一种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回顾和盘点。虽然作者无意经营小说史的架构,但其宏阔视野却有助于我们对百年文学脉络的整体关照和把握,进而领悟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个
王安忆,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同安,现居上海,中国当代作家、文学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2019年9月9日,浙江大学举办小说的构成:王安忆的浙大文学课启动暨浙江大学驻校作家聘任仪式,在此仪式上,王安忆女士受聘为浙江大学驻校作家,并连续作了八讲报告,分别为《形式:阅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