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意于清代湘西边地之国家进程,检讨清代凤凰、乾州、永绥三厅的治理情状,主要围绕清初如何规复边地秩序进而确立政治认同基础,民村苗寨人口变化、村落分布情状如何对应国家秩序
本书从衣食住行四方面介绍元代的日常生活,看似零散琐碎,却折射出元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涵括的信息量不亚于其他任何专史。元代是中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透过衣食住行所反映出的元代日常生活独具时代风采,特点鲜明。本书掀起元代社会生活的一角,引领读者触摸历史,走近元代,感受蒙古族作为统治民族,其着装配饰、饮食偏好、居
渤海国是唐代东北边疆以靺鞨人为统治者建立的政权。该书对渤海国的中央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朝唐制度、渤海国以唐朝边疆政权的身份与日本的交往制度及与周邻政权、族群的交聘制度,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史料匮乏的情况下,尽可能穷尽文献资料,充分运用历年出土的金石碑刻与考古学材料展开研究,同时重视搜集和吸收中、日、
本书主要关注方术和谶纬因何能够影响秦汉时期的政治运行和制度建设,以至于秦汉政治文化充满神秘之特色,着重对秦汉政治文化神秘特质的研究。通过探讨谶纬的应验方式和应验逻辑,认为包括巫术和方术以及谶纬在内,各类神秘数术的影响之所以能够波及社会整体,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在特定情况下被认为能够验证,尽管这种验证方式是充满各种偶然以及刻
本书在把握中国古代政治体制长时段整体性演进轨迹的前提下,探讨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围绕尚书六部演生过程而发生的政务运行机制的变化,涉及由三公九卿制向所谓三省六部制的转轨、尚书六部体制的形成与三省制的确立、国家政务的类别划分与政务文书体系的演变等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制度史基本问题。本书在章节安排和具体论证中都体现
本书从官员选拔任用角度,围绕辽金王朝中央集权体制形成、发展、破坏过程中皇帝与贵族集团的权力共享与博弈,论述辽金贵族政治与皇权政治关系的演变,以及贵族政治与皇权政治双重主导下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的发展变化。
《上海杂志》,原名《绘图上海杂志》,全书十卷,涉及晚清上海社会方方面面,无论城厢租界、街巷市门、马路里名、行号洋行、公所划庄、银行保验、码头客栈、园林胜迹、书寓戏馆、信局报馆、男女学堂、老店客栈,及华洋各界规章制度,逐事撰说,识者誉为可当第一部《上海指南》之实,为研究晚清上海社会史提供了难得的资料。本书原由位于上海四马
本书试图采用“顺时而观”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天下”“天下秩序”“国号”“天下之号”“中国”“王朝”“皇朝”“边”“边疆”等重要概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近代以来习惯于从“后见之明”的视角,基于西方历史和近现代概念来理解和叙述中国古代史,但由于两者无论是在历史进程,还是在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无法契合,也就自然而
本书扬弃以往学者“官制”研究的老路,基于西周金文,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研究中国最早的官僚政府——西周政府——的组织原则和运作逻辑,阐明了西周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以及权力的行使方式。作者还论述了地方诸侯国的权利、义务及其政治地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官僚制理论,批评了早期古代国家的各种模式。此次增订再版,作者特别收录了出版后与罗泰
一、本书内容提要 《南台旧闻》成书时间为1739年前后,是一部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文献,该书不同于《宪台通纪》《南台备要》等断代史古籍,黄叔璥搜集了从秦汉至元明的200余种古籍史料,从中选辑而成《南台旧闻》一书。 全书共16卷,20余万字。校证者的工作是对《南台旧闻》进行校证和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