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鉴图书》一书,原书虽为帝王读书而编写,但内容简单,通俗易懂,其中许多理论和方法,经过实践证明对于今天的现实仍然有着其独到的指导意义。本书此次整理即根据《四库全书存目》收录之内府藏清纯忠堂本,并参校以郭廷梧刻本。
道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道教管理体系之一,《中国道官制度史》基于正史、道藏、佛典、文集、出土文献、金石材料、田野调查等史料的系统梳理,全面阐述中国道官制度的沿革和内容,总结了中国道官制度的演变特点和发展趋势,展现了中国古代道教与政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典藏版》,是继我社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
1942年6月30日至7月4日,成都金陵大学开办中华复兴讲座。黄炎培应邀,欣然开讲,颇受听众欢迎。十次演讲后,记录者把九、十两讲合为一讲,连同其他八讲,整理后于1944年在重庆国讯书店以《中华复兴十讲》的书名出版。由于是现场记录,因而书中保留了演讲者演讲时的口语特点。在书中,演讲者分析了中国目前的抗战形势,提出了中华复
齐如山是一个戏剧家、民俗学家,更是一个杂家。有人说,齐如山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捧梅兰芳,结果捧出了一个名角,一个名扬美国的梅博士,于是有了《梅兰芳游美记》;二是喜好美食,为了美食,他走遍北京的角角落落,于是有了《中国馔馐谭》和《华北民食考》。我们会在“昨日书林”这套丛书中,陆续推出其记录北京民俗、中国戏剧、华北美食的著
如果说兵家谋略以《孙子兵法》为代表,主要侧重于军事领域;法家谋略以《韩非子》为代表,主要侧重于政治领域;纵横家谋略以《鬼谷子》为代表,主要理于外交领域的话,那么,唐代赵蕤*的《长短经(典藏版)(精)》则集中国古代谋略之大成,大到治国用兵、识人用人,小到世故人情、生活智慧,一网打尽,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的谋略思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由李剑农1930年出版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1898~1928)》及其后补写的篇章合成,zui早于1942年出版。此书不仅当时受到学界广泛赞誉,而且几十年来一直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必备参考书。此书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国学经典:康熙政要》就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借鉴康熙历史遗产的百科全书。作者利用其任职史馆的便利,广搜博取,分门别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们省却了翻检文献之劳,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捷径,从而系统再现了康熙时代和康熙其人的方方面面,也为我们展现了封建国家的成功管理案例,与唐代史学家吴兢的《贞观政要》并称媲美,堪称是中国帝王
作为一部寓言散文集,《郁离子》是中国寓言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牢笼万汇、辩博奇诡的文学审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其中闪烁着刘基治国安邦的思想光辉,以及对特定时代的社会认识价值。 《国学经典:郁离子》对《郁离子》中的精华部分重新进行了校对与勘订,并配有白话译文,方便读者阅读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国学经典: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