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尝试提出典籍多模态翻译理论框架,以主题与主题倾向作为搭建典籍多模态翻译机制的主线,观照社会符号学视角构建的意义传递和现代化重构为主要转化手段,再辅以核心概念的隐喻化表征,形成主题、概念和意义三位一体的典籍多模态理论框架。在社会符号学的理论框架下讨论国学典籍多模态翻译意义和元素的转换过程,基于主题统摄性梳理多模态典籍
本书编录1909~1949年在国家图书馆任职的学人著述汇集而成。著述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人著述目录,二是集体著者和佚名著者著述目录,均按专书和文章先后排列。在每位学人的著述前附有人物小传,可对学人的著述背景增加了解。著述出处亦有详细说明。
近年來,沙滘村又發現了另一部鈔本,未經蟲蛀,可補中山圖藏本之闕。現整理者取兩部鈔本之長,附以何維栢後人輯於清代咸豐年間的《天山草堂詩存》,及整理者輯錄的佚文、佚詩、傳記,整理爲全新的《何維栢集》,是目前瞭解何維栢其人最全面的文獻參考資料。
本书是孔庆东教授在继承《论语》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并向孔子致敬的一部作品。本书是回答网友问题的集锦,提问者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提问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种问题。孔庆东教授以传统国学为基础的精彩解答,启迪和滋养了许多网友迷惘和惆怅的心灵,这些回答时而令人感怀,时而令人惊醒,时而让人激动,时而发人
2013年起,由北京市总工会主办,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承办,中国紫禁城学会协办的太庙国学讲坛在太庙开讲,至今已举办41场。本书从41场里面挑选了15讲内容进行整理,涉及宫廷建筑、历代服饰、宗教文化、古代书画等内容,以探知传统文化真谛和工匠精神内核。
本著作将百年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即尝试与摸索阶段(1949年以前)、自觉与开创阶段(1949-1979年)、主动与勃兴阶段(20世纪80年代)、阵痛与突破阶段(20世纪90年代)和复兴与繁盛阶段(21世纪以来),将相关影视改编研究著作置于其中,以年代为径,以著作书目为纬,编排体例,相关著作书目内容包括
本书透过生命关系的修练,帮住自己的内心有正向的能量与改变自我行为的能力,进而达到身心自在、喜悦、清静的状态。书中讲述三纲五常的生命关系,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职场关系、手足关系、朋友关系等五面向,引导忙碌的现代人如何在生命的本分上活出价值与过上幸福的人生。*后让自己了解家庭、家族所带给我们的生命力量,用着感恩的心,接受
本书试图说明幸福思想一直处于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中,并以幸福思想贯穿于整个论著来说明各个重大主题如何被添加在了现代经济学的幸福大厦上或如何被从这一幸福大厦上抽掉了。经济学家根据自己的经历、知识和社会背景描绘了一副不同的蓝图,对幸福大厦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幸福不可能实现,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幸福是可以实现的,有的经济学
《星城科学讲堂讲座精选》内容简介:国内部分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及中国科学院专家,如何继善、俞汝勤、官春云、焦国力、陈贺能、赵晓光、潘习哲、孙万儒、李智勇等在星城科学讲堂讲座的精彩内容。讲座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智能家居从智能家居讲解,智能家居助老、助残,以及怎么样让机器人更像人等方面给我们阐述了高科技技术的独特魅力,让
本书系钱基博指导其从子研读清人陈沣《东塾读书记》时之所感所发,其体例亦与陈氏之书相呼应。全书共十七卷,以《孝经》《论语》《诗》《书》《礼》《易》等十三经为主要讲读内容,兼及诸子、汉学、郑学及朱子之学。其用心在于,正名辨物,抉六经之微旨;以经诂经,考汉学、宋学之通变;旁涉众家,权清学今文、古文之得失。至于其目次之编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