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30年里,科学家们对衰老特别感兴趣。由于新的技术突破,我们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衰老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人类固有的遗传因素和生物过程的控制。为了减缓这一自然过程并延长我们的预期寿命,第一步是了解衰老的原因:它如何影响生物体,以及哪些不同的因素决定了预期寿命。本书详细的介绍了衰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
本书为健康中国·家有名医系列丛书中的一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从2003年的SARS到2013年的H7N9,再到近两年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一次次的向我们展示了呼吸道急性传染病的危害及严重影响,特别是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其感染之广,给全球民众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扰。为提高呼吸道病
脊髓灰质炎在当代世界已接近灭绝,但在20世纪上半叶却数度肆虐,甚至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未能幸免。本书讲述了人类研发疫苗、征服脊髓灰质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里有疫苗研发与时间的赛跑,有灭活疫苗和减活疫苗的比较与抉择,有索尔克与萨宾两位病毒学家的曲折故事,他们为对抗脊髓灰质炎贡献了毕生精力。这场与病毒的斗争,广泛动员了病人、
伴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逐渐渗透,尤其是近几年来,分子病理迅速发展,新的肿瘤分型和分类接踵而来。某些肿瘤缺乏典型的形态学特征,不同的肿瘤之间,组织细胞改变常常相互交叉和重叠,没有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几乎不能做出明确诊断。本书共138个病例,采用一案一例的编写方式,既包括了经典传统的少见病例,也涉猎了新
冥想、头颅刺激、催眠、脑电生物反馈等许多业已存在的技术,人类过去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这其中,有些技术只是为了一小群人的私利,但有些是为了大众,比如医疗上的相关应用将为人类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希望。
自1994年出版以来,本套图书多次修订重印,深受美国读者喜爱,是美国家庭必备图书。丛书的魅力来自于采用通俗易懂的问答形式,通过有趣的事实和精彩的花絮来解答人们感兴趣的各种问题。 詹姆斯·E.博比克所*的《人体是如何工作的(1200个人体知识)》介绍了表皮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等许多有趣的人体知识。 本书就是
本书介绍了对食物的总体感知、生命旅途中的味觉、进食背景、饮食的乐趣从何而来、情感、记忆和食物的味道、品味的益处等内容,此外,本书还有还有大量知识链接,丰富了阅读面。本书自2002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欢,是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推荐科普读物!
哲学是彻底的“本原之学”,也是严格的“全体之学”。因此,可以说哲学是深奥且非常难以理解的学问,要想在三日之内速成哲学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而我们现在就是想做这样一个尝试。如果说,读了《3天明白:哲学》后有人觉得自己已经懂得哲学,要么是其人确实有过人的天赋,要么就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而以“3天明白”为努力目标,经过无数次
本书共分十四章,内容包括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人类基因组学、人类致病基因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群体遗传、生化遗传病、线粒体基因病、免疫遗传、肿瘤遗传、表观遗传学、临床遗传。
《蜗居心理健康枕边书》以《蜗居》中主要人物形象为参照。独具慧眼,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对他们予以细致入微的观察。从情感、婚姻、情志、健康、“蜗居”等生活状态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和剖析。揭开了现代人的心灵密码。似曾相似的生活故事,耳目一新的心理实验。直截了当的研究发现,不仅为你敞开心扉,抚慰心灵,疏导情绪。收获健康。还能尽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