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10月至1858年12月的著作、文章、草稿》一书以德文原文出版,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原书名称为《MARX/ENGELS: Werke,Artikel,Entwürfe,Oktober1857bisDezember1858》,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第一部分的第十六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本书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视角,探讨了马克思历史规律观与整个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关系,论证了马克思历史规律观在唯物史观中的基础性地位,概述了马克思关于历史规律的存在方式、主要特征、把握方式以及历史规律的实现机制等基本内容,阐释了理解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性活动关系的实践思路,并对马克思之后关于历史规律的争论进行了简单评述。
本书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域中,突出真正的正义是生产正义而不是分配正义或权利正义,只有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实质正义。马克思正义理论具有反思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明确立场,为透视和解决当代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研究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有助于澄清当代自由主义者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辅导》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配套学习辅导教材。教材与2023年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篇章结构对应,各章统一设“学习目标”“问题引入”“重点提要”“解疑释惑”“素质拓展”“习题精选”六个栏目,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文
本书对“劳动现代性”概念进行了尝试性的定义,从劳动的构成要素、社会关系和产品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劳动现代性的结构,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分析了劳动现代性的过程。同时,探讨了劳动现代性的资本逻辑。最后,论证了马克思劳动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陈桂香,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就职于北京市委党校二分校。人民主体思想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一思想以根本价值理念的形式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全过程,指引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形成、确立和发展。基于此,本书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对他们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系列的一部。本书主要由总序、导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原版通释、波兰文版译本考释、波兰文版译本考证、波兰文版译本影响、结语、后记等几部分构成,旨在考证《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波兰文版译本在世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的考证研究有
《列宁经典文献传播通考》参考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杨金海教授主编,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体例,选择极具代表性的21部译本进行考释,除导论外,各部书均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列宁原著考证部分,其中包括对原著的写作背景、文本主要内容、文本的出版与传播情况的考证性介绍;二是列宁著作译本考证部分,包括对译本的译者、翻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