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哲学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全局,是汉唐儒学向宋明理学过渡的津梁,其不仅关涉心性结构的创新,还深刻影响到儒家新思维方式的形成。本书全面研究了李翱的哲学思想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史、军事等诸方面的影响,以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精神转向为核心,阐述了李翱在儒家人性论转折中的分水岭作用,分析了其对宋代“心统性情”说和性二元论的重要影响
本书以《续古逸丛书》本为底本,对勘《四部丛刊初编》本、《汉魏丛书》本和浙江书局本,同时参校各家注释而成。书中对王通语录进行汇编,分为《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篇》《问易篇》《礼乐篇》《述史篇》《魏相篇》《立命篇》和《关朗篇》。
止学当当自营文中子为人处事职场励志修身养性国学经典1函2册
王阳明以知止获取真知,曾国藩以知止成就功名。《止学》是中国止的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其提出大智知止之观点,道破人之所以成就功业之关键。谓之顶级成功者秘不示人之心得,当不为过也。
本书记载着五代思想家谭峭对“道”的独特体悟,共分六卷,包括“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原著作者禀承了传统道家思想,他的哲学理念在我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代表意义。本书译者朱玉敏在对《化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增补部分注解,并将古文原文翻译成白话文和英文,有助于读者进行双语对照阅读,让世界人民了解
本文在从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经济等角度对唐玄宗注疏三经的时代背景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把注疏三经作为历史性事件放置于整个思想史之中,结合其特殊的政治身份,以注疏三经为中心,深入剖析唐玄宗对道、儒、佛思想及三教关系的理论阐释,从中把握其道儒佛“同乎大通,皆众妙门”的思想主旨以及“以道为宗,三教融补”的关系特点;以历史哲
《刘禹锡:唱著君王自作词》是一部优秀的人物传记。刘禹锡青年时期就意气风发,三登文科,享誉京华,但“忧国不谋身”的他却宏愿济世,忧国忧民,期望兴国安邦,中兴大唐。入仕后,他积极投身中唐王叔文“永贞革新”,表现出了的政治才能和义无反顾的政治品格。革新失败后,虽然仕途受挫,屡遭贬谪,但他却遇挫不馁,坚毅不屈,“长歌当笑”,虽
林慎思(844-880),字虔中,号伸蒙子,福建福州人,福建历史上*位思想家。本书通过六章,介绍了林慎思的家世;叙述林慎思专心攻读圣贤经典,为圣贤经典作注释的学术成就;讲述了林慎思金榜题名、步入仕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请命;还叙述了林慎思杀生成仁,忠心为国;*后,书稿讲述了林慎思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林慎思后人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系列藏书为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的普及读本,目前已出版作品共计131种。经典书目搭配典雅包装,以期为您的生活增添一分典雅与厚重。《止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必读本)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绝学,由隋朝大儒王通(文中子)所作,“止”的思想古已有之,《道德经》《庄子》《论语》都有所涉猎,但作
本书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隋代大儒王通的自然观、发展现、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下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众弟子、学友、时人的对话,共为10个部分,是后人研究王通思想以及隋唐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主要依据。另外,本书还对王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