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择受季节性冻融影响显著的东北农业区小流域——黑顶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培养、流域观测、水化学离子和同位素示踪以及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季节性冻融农业区不同尺度、不同下垫面的水、氮来源、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讨论,为分析、预测季节性冻融农业区水、氮循环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对于指导该
本书针对近年来我国水源水质等问题,尤其是饮用水水质污染的特点和富营养化日渐突出的问题,结合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水源水质污染的特征、水源水质内源污染及控制技术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全书章节包括:水的基本概念,水的来源及分布,水资源的各种处理方式,不同水质的特点及使用场景,水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天然水的生理作用与
本书综合考虑了“三水共治”的任务、主体功能区类型、“红线”管控等管理政策、承载状态与预警等级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与清江流域发展联系紧密且针对性较强的18个评价指标,结合清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战略定位,构建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图集在亚专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分布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应用示范”项目资助下,利用遥感监测手段对该流域工作区的河川径流特征和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国际合作开发和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参考。同时,对流域内水资源的变化及其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也一定程度上反
水资源管理学科是研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管理学科,研究管理水资源、水服务和水环境的机制、制度、体制和手段。本书按照管理科学框架,从人水关系出发,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过程,构建水资源管理学科的水资源管理、水服务管制和水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包括:①水资源管理学基础,介绍水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和特点、
本书从水利的基础理论入手,论述了水利工程规划的意义所在,然后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河道规划与设计进行了论述,并且对其中设计到的关键技术也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水利输水工程绿色技术和水利工程规划管理现代化创新发展进行论述,指出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上有多少水?我们为什么需要淡水?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多水?我们如何获取淡水?地球上的水够用吗?我们能否保障供水?我怎样做才能节约用水?
本书从协调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角度,探讨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镇增长管理理论与方法。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基于城水耦合理念的城镇增长管理理论与技术方法。下篇以天津市为例,针对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的城水关系矛盾问题,运用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镇增长情景模拟分析方法,探索依据“以水定城”原则的空间规划策略。
本书从当前国际公认的权益原则和国际法基本框架出发,在探讨当前跨境流域水管理问题的基础上,选择跨境水问题突出、国家需求重大和紧迫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对象,分析了跨境流域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多尺度和多层次特性,揭示了跨境流域水资源多级权属的多维特征;研究了跨境水资源水量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分配依据,建立了跨境水资源多目标分配
本书详细介绍了自然-社会系统下水资源评价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及其应用。内容涵盖蓝绿水资源评价、水足迹评价、虚拟水评价、水资源短缺评价等。阐述了自主研发的水与生态系统模拟器,揭示了全球蓝绿水资源空间分布格局;阐明了中国水足迹的时空演变特征、驱动机制与可持续性;分析了中国虚拟水贸易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提出了三维水资源短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