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第二版基础上做了扩展,包括我国各地主要的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大麦、燕麦、荞麦、玉米、高梁和谷子)、豆类作物(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木豆和鹰嘴豆)、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和向日葵)、纤维类作物(棉花、苎麻、黄麻、红麻和亚麻)、块根块茎类作物(甘薯、马铃薯和木薯)、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特用作物(橡
本书是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荒漠草原区农牧复合生态系统构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2011BAC07B03)"和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围封前后荒漠草原区土壤种子库特征与繁殖对策研究(31540007)"支持下完成的阶段性成果。宁夏盐池地处我国典型的荒漠草原区,自古以来就是农牧交错带。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地
本教材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自交作物、异交作物与无性繁殖作物种子生产的基本知识和生产技术,蔬菜种子生产的基本知识和生产技术,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种子室内检验与田间检验及种子加工贮藏技术。每一项目前增加了项目导入,使学生对本项目学习产生兴趣。本教材配套了教学资源,可作为
社区种子银行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国际与各国民间组织推动建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推广。尽管社区种子银行已有30多年历史,数量、多样性和推广速度一直在迅速增加,但是人们对其作用、贡献和价值所知甚少。本书回顾了社区种子银行的历史、演变、经验教训、挑战和前景,同时包含了广泛的研究案例,是第一本关于全球范围社区种子
本书从作物遗传改良的原理出发,主要以近20年来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作物种质和品种的选育为案例,从育种理念、亲本选配、选育过程、品种特性、推广前景、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涉及的育种方法主要有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远缘杂交、单倍体育种、轮回选择、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等,是作物育种理论
本书以作物种质资源、作物重要目标性状的选育和育种选择方法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主要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重要目标性状的遗传特点和改良方法及部分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BR》作物种质资源研究部分系统介绍了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创新利用的研究进展。作物育种选择方法部分,介绍了表型选择的原理、性状的选择方法及基因组选择等内
本教材的编写以ISTA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国家种子检验规程为依据,以服务学生就业、服务种子行业(企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力求能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本教材设计了5大学习情境(了解种子检验、种子扦样、室内必检项目检验、室内其他项目检验、田间检验),包括14个项目(了解种子检验、了解种子质量、种子扦
本书为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知识、常规育种方法、现代育种技术、重要性状的鉴定方法、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和主要农作物育种等内容,是一本总论和各论合二为一、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充分考虑教学思路和读者群体、由15所高等院校的一线教师通力合作的统编教材。
《种子生产学》是为我国种子相关专业骨干课程编写的教材。本教材的编写以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避免与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和作物栽培学的重复,并考虑与种子相关专业其他骨干课程内容的衔接。全书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构成,理论部分包括绪论共12章,实践部分包括10个实验实训内容,各章附有本章小结、应用案例及复习思考题
本教材由行业、企业、高等职业院校三方技术专家共同编写。编写团队从种子检验员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入手,根据相关国家标准与企业具体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及从业能力、资格要求,设计制定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本教材。本教材内容丰富,以种子检验员的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详细介绍了种子扦样检验、种子室内检验、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