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所有学术成果的概要介绍,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成果的学术创新和应用价值。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指南》主体部分共六章:第一章阐述指南的制订目的和概念界定,第二章提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三章分析评价的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第四章介绍评价的主要方法和程序设计,第五章说明评价的制度设计和组织实施要点,第六章强调改进高校评价工作的重点任务。“附录”部分则包括了教育部相关文件以及部分高校
本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经济与管理篇;第二部分法律与社会篇;第三部分文化、艺术、历史、教育与新闻传媒篇。
今年出版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选编》共收录了52个研究基地的83篇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研究基地承担的省部级项目45篇(其中市社科基金项目41篇),横向项目10篇,基地自设项目19篇。这些研究成果内容基本涵盖了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主要领域,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其中有的成果在重
《201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成果选编(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包括:电影中北京文化形象表达的创新路径、碳减排政策工具实施的国际经验及中国的选择、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宪法保护差异性的政治经济学成因分析、首都风电产业链发展环境及柔性优化策略研究、促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对策研究、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
《探究·寻真·唯美(2014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科研成果选编)/教育与教学书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近期的科学研究进展情况。这些研究成果涉及6个学科(科社·党建·政治学、法学、经济·管理、文学、心理学、教育学)。《探究·寻真·唯美(2014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科研成果选编)/教育与教学书系》选介了32项研究成果,是
本书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及教育部关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出去”等相关文件的精神,站在国际学术发展的高度,坚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原则,从论文、著作、期刊、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以及学科五个方面分析,综合评估“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水平和整体发展状况,对于制定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战略,提
本书的整体框架由数据的抓取、数据的清洗、数据的统计和数据的分析四个主要的部分构成,具体四个组部分的内容如下:首先,面向网络抓取国家社科项目基金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应学术论文的信息。另一部分为通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名称或者编号,基于开发的专门抓取程序,从中国知
本书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对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发展趋势作了初步介绍和简要评价,其中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化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和一些交叉学科的内容。此报告各专题的作者均为武汉大学各相关学科的专家,对学科前沿理论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有助于读者及时了解海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状况。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的《上海学术报告(2014)(精)》共分为八个部分:一、年度**成果推介,二、**学人,三、上海高校智库研究概况,四、2014年上海主要社科科研数据,五、上海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学科研究发展动态,六、青年学者评议上海学科发展,七、2014年重要学术会议,八、2014年重要学术演讲。本书收入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