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具有粮食、饲料、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每年因虫害造成玉米产量和品质损失巨大。黑龙江是玉米种植大省,虫害的研究和防治始终是确保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本书结合气候变暖新形式下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玉米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主要害虫玉米螟的发生为害情况,明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田害虫的发生为害新趋势,同时开展玉米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生防天敌赤眼蜂的研究及利用,为玉米螟的防治提供前期基础,通过筛选抗虫品种、耕作栽培模式、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项措施开展对玉米螟综合防
张海燕,女,博士、副教授,1978年2月生人,籍贯黑龙江省望奎县。
现工作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植保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审专家,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蚕蜂)体系岗位专家。自研究生以来一直致力于赤眼蜂生殖生态相关基础理论和生产应用研究,主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项目20余项。在中国农业科学、昆虫学报、中国生物防治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10余篇;参编《中国北方高油玉米》等著作2部,参与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大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厅局级科研奖励6项,参与发布“大庆地区越冬代玉米螟监测技术标准”等省市级地方标准3项,申报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王丽艳,女,博士,教授,1967年3月生人,籍贯黑龙江省绥化市。
现工作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植保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自199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一直从事昆虫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杂粮)体系岗位专家。曾承担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及厅局级奖5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参写地方标准4个,出版专著1部。
赵长江,男,博士,副教授,1979年2月生人,籍贯黑龙江省海伦市。
现工作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农学基础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抗病(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参与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参加黑龙江省科技厅“黑龙江省玉米大面积机械化区域丰产高效栽培技术”(TA09Q205) 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东北平原北部(黑龙江)春玉米水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各1项;主持校内博士启动基金1项。发表论文10余篇,被SCI和EI收录4篇;曾获农牧渔丰收奖、黑龙江省、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一等奖各1项,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审,参编《中国北方高油玉米》等著作2部。